第八十七章 敢叫东吴换日月!_关麟关羽
爱看小说网 > 关麟关羽 > 第八十七章 敢叫东吴换日月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十七章 敢叫东吴换日月!

  ——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

  方才诸葛亮与马谡都在气头上。

  一个是对亲自培养的“继承人”的失望,一个是对凭空冒出的关云旗不服。

  反倒是在门外的杨仪看的最是真切。

  经杨仪这么一提醒。

  诸葛亮跪坐到竹席上,轻轻的扣了下桌面,过了许久,他方才沉吟道:“威公的意思也是,将成都的难题作成问卷,试着考验下此关云旗么?”

  杨仪是关羽举荐给诸葛亮的,起先,他是曹军的主薄,近来才投奔关羽,任命为功曹,派他西行去见刘备。

  刘备与他谈及军国大事,觉得这杨仪言辞得体,有一些见识,故而将他留在蜀中。

  又因为是荆州人,杨仪就一直侍奉在诸葛亮的身边,算是诸葛亮信任之人。

  总归年龄稍大一些的缘故,做事比起马谡要沉稳许多。

  最起码…这个时期,还没有表现出随着年龄、官爵增长后的恃才傲立、急躁狭隘!

  “下官也只是提议,具体如何,还要军师与主公定夺。”

  杨仪拱手…

  诸葛亮沉默了下,他徐徐起身,抬起头保持着仰望天穹的姿势,表情凝然不动。

  一头乌发被风吹起,有几丝零散地覆在苍白的面颊上,使得整个人透出一股深邃的沧桑与悲凉。

  “可悲啊!何其可悲啊?”诸葛亮轻声喃喃,“巴蜀之地的破局之策,我与主公尚且一筹莫展,却…却最终要问一个远在千里之外荆州的公子么?”

  因为这句话,此间书房,像是一下子被冷凝的气氛覆盖。

  杨仪不敢说话…

  诸葛亮却依次列举起来,用的还是马谡的话。

  ——“张鲁降曹,逆贼南征在即,成都府库无粮!凑不出抗曹之军资!”

  ——“益州各郡,氏族囤积居奇,物价暴涨!”

  ——“还有…益州初定,有限的田亩、府邸又要分给谁呢?那些西征的旧部?内应的东州功勋?还是这益州本地人呢?”

  一共三个问题,每说一个问题,诸葛亮均会微微停顿一下。

  这三个难题已经苦恼他许久了。

  他向左踱步,待行至门口,他停住脚步默默地停了一会儿,凝目看着这一片寂静平和下的军师将军府。

  又有谁知道,这表面平和下,暗潮的波涛与汹涌呢?

  呼…

  轻轻的一身叹息,诸葛亮扬起手。

  “威公,你去吧,你去替我考教下这位云旗公子!”

  “你说的对,是不是有真才实学,总该亲自派人考验一番!”

  “若他当真能料准江东奇袭荆南,也当真猜透了合肥战场走势,或许…他的想法,真的能帮到成都,也帮到主公!”

  这…

  杨仪微微一怔,他拱手道:“可…此事是幼常提起的,考教之人也理应是他吧?”

  “不能是幼常。”诸葛亮目光坚定:“需得是伱!”

  言外之意…

  这本是年轻人之间的“争强斗胜”,又岂能派一个年轻人去做考官呢?

  至少,他诸葛亮要确保,这是一场公正的考验!

  …

  杨仪从军师将军府邸中走出时,手中已经多了多出了一封竹简。

  这是诸葛亮亲笔所书的“考卷”,三道考题,依次列举。

  呼…

  杨仪深深的呼出口气。

  他感慨道:“刚到益州一个月,不曾想,又要回荆州了。”

  想想这千里之遥的路途,杨仪难免一阵唏嘘。

  倒是这时…

  “威公…”

  一道轻微的声音传出,杨仪注意到是巷口传来的,他无需扭头,已经听出这是马谡的声音。

  当即轻微摇头,往那巷口走去。

  马谡又一次展示出了他眼界过人的一面。

  “军师,可是要派威公赴荆州,考验那关麟?”

  杨仪微微抬眸,“幼常如何得知?”

  “这还不简单?”马谡笑着解释道:“关将军一封‘罪己书’传来,一封急件传来,言之凿凿,除了要‘推举’他那儿子外,不就是要让那关麟赴成都,得诸葛军师栽培吗?”

  “可军师何等人物?岂是随便阿猫、阿狗就能成为其弟子的?”

  说到这儿,马谡昂起了胸脯,“可一边是关将军的请求,一边又是如今益州的内忧外患,我提出的这考验之法,一来可以验证那关麟的成色,二来,若关麟答得不好,答得不对,也可以替军师间接的回绝了关将军…如此,岂不是两全其美?”

  马谡一边说,还一边得意的笑,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控。

  杨仪也犯不上跟这小辈计较,当即笑道:“人言‘马氏五常,白眉最良’,可我与季常交谈,季常却说他五弟幼常才是‘最良’,今日一观,幼常还真是带给我无限惊喜啊!”

  “呵呵,试问,无论是荆州还是益州,年轻一辈的翘楚,谁能与幼常比肩一二呢?”

  哈哈…

  杨仪是耐着性子说的这番话。

  俨然,这番话让马谡极为受用。

  “威公,你、我同是荆州人,你杨家与我马家也算是有些来往,我此番守在此处等你,不为别的,只为提醒你一番。”

  “愿闻其详。”杨仪抬眼。

  马谡语重心长道:“关公那‘罪己书’与‘急件’传来,皇叔与军师都说那关麟是奇才,是才俊,可唯独我观之不然!”

  “近来我也听到些许有关此子的风声,据说此子素来胆大妄为,口无遮拦,所做的恶行不胜累举,单单那耕牛死在他手上的就有几十头,可谓是罪恶昭彰…还有他竟公然让他的父亲下罪己书?此谓大不孝,古往今来,岂有这样的人子?”

  马谡眼珠子一定,“依我之见,他就是个不孝之徒,是个浪得虚名之辈,关将军爱子,为其计深远,故而杜撰出此子功勋,妄图派其入军师门下,传道授业,然…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”

  “军师之徒?岂能是不孝、胆大妄为之人?在下斗胆,请威公考验此子,且勿徇私舞弊,也莫要让此子唬住!避免其拜入军师门下,日后做那纸上谈兵的赵括,遗祸于皇叔与军师之大业!”

  这一番话,马谡说的言之凿凿。

  反观杨仪,他微微拱手,“幼常的话,吾记下了!”

  说罢,他便徐徐离去。

  只是,转身的功夫,他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。

  ——这成都,多事之秋,皇叔与军师不省心!

  ——可小一辈的才俊,他们的争执,怕是在以后会让军师更不省心哪!

  …

  …

  荆州,江陵城。

  日头洒在九脊之上,重檐巍峨的关家府邸内,糜芳跪在关羽的面前。

  关羽与马良本在下棋,可糜芳这突然的一跪,关羽与马良的目光下意识的就转向他的这边。

  “末将听闻在半月之前,东吴小儿竟敢妄图奇袭我荆南三郡,这是公然挑衅关将军,这是不把我汉军兵勇看在眼里,是可忍,孰不可忍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ksj.net。爱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ksj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